REITs配置力度加大除了ETF之外,2023年险资在公募REITs的配置上同样也加大了力度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国内网民数量趋于饱和,不少互联网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寻找新的增量场。刘向东认为,互联网企业在优化调整业务的基础上,运用新技术拓展出新的业务增长点,从而丰富了利润来源。
对此,阿里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: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。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业务更加多元,拓展了利润增长点。近段时间,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、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等互联网企业已相继公布2023年财报。尤其是部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业务模式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。降本增效也日益迫切。
京东表示,今年将推进低价策略,降低采购成本,并提供更多低价商品,提高低价补贴的效率,让用户更加感受到省钱的优势。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表示,总的来看,互联网企业业绩大幅回升体现出中国经济的潜力和韧性。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,有助于各地根据人口变化、产业发展等情况确定住房需求,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、引导配置金融资源,实现以人定房、以房定地、以房定钱,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、结构合理,防止市场大起大落。
为此,各地政府全面摸清和掌握居民住房现状和需求,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,促进住房供给和需求在多维度的精准匹配,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。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路子,应进一步明确保障性住房供应套数和户型结构,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准入条件,建立常态化受理机制,将符合条件的工薪收入群体纳入轮候库,在合理轮候期内予以保障。当前,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,城镇化从快速发展中后期向成熟期过渡,全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量仍有较大潜力,但需求结构和空间分布发生深刻变化,区域之间、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房地产市场发展不断分化。房地产市场城市间分化十分明显,如果在供需基本平衡、甚至供大于求的城市继续大量供给,会造成当地住房严重过剩。
即便对一些大城市来说,住房也已不是绝对性供不应求。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明显,因地制宜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,明确本区域住房发展目标,可以因城施策、精准施策,提高住房政策针对性、精准性和科学性,更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,推动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高质量发展。
各地在谋划住房未来发展时,还应注重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,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在新形势下,要特别警惕住房供需错配带来的过剩或不足等风险。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过程,也是各地摸清住房底数,确立市场未来发展目标的过程。其中,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发展目标是重要内容。
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《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科学编制2024年、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,提前谋划2026年至2030年住房发展规划。从供给看,住房有没有的问题已基本解决,但结构性不足问题仍然突出。此外,还应以编制住房发展规划为抓手,完善保障+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中型和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均有所回升,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继续发挥基础作用,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分别达到48%和48.3%。
物流需求持续复苏,业务量增长回升明显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.5%,较上月回升4.4个百分点。
全行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.9个百分点,扭转连续3个月回落势头。3月份,业务总量指数为51.5%,环比回升4.4个百分点,一季度业务量总量指数均值比上年同期提高0.3个百分点。
同时,物流企业盈利水平均衡改善。此外,物流领域投资平稳回升,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回升0.7个百分点,其中铁路运输业、水上运输业、航空运输业、管道运输业、邮政快递业固定投资完成额指数在50%以上扩张区间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表示,3月份供应链上下游活动趋于活跃,带动物流需求恢复加快,业务总量指数、新订单指数、设备利用率指数等指标有所回升,企业预期总体乐观,一季度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向好开局。3月份,物流业务总量指数、设备利用率指数、资金周转率指数继续保持在50%以上扩张区间,运营效率呈现向好提升趋势。小微型企业活力足,指数连续多个月回升,3月份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分别回升0.3个和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在居民消费和商贸物流领域,实体商超零售需求恢复性增长,带动商贸流通加快,快消品零担运输和电商快递业务量明显增长。
其中,铁路运输业、道路运输业、航空运输业设备利用率指数分别为54.7%、50.8%和55.5%,保持高位扩张区间。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胡焓分析认为,3月份主要行业业务总量指数均实现环比回升
此外,物流领域投资平稳回升,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回升0.7个百分点,其中铁路运输业、水上运输业、航空运输业、管道运输业、邮政快递业固定投资完成额指数在50%以上扩张区间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表示,3月份供应链上下游活动趋于活跃,带动物流需求恢复加快,业务总量指数、新订单指数、设备利用率指数等指标有所回升,企业预期总体乐观,一季度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向好开局。
物流需求持续复苏,业务量增长回升明显。3月份,物流业务总量指数、设备利用率指数、资金周转率指数继续保持在50%以上扩张区间,运营效率呈现向好提升趋势。
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胡焓分析认为,3月份主要行业业务总量指数均实现环比回升。全行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.9个百分点,扭转连续3个月回落势头。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中型和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均有所回升,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继续发挥基础作用,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分别达到48%和48.3%。同时,物流企业盈利水平均衡改善。
3月份,业务总量指数为51.5%,环比回升4.4个百分点,一季度业务量总量指数均值比上年同期提高0.3个百分点。其中,铁路运输业、道路运输业、航空运输业设备利用率指数分别为54.7%、50.8%和55.5%,保持高位扩张区间。
其中,在居民消费和商贸物流领域,实体商超零售需求恢复性增长,带动商贸流通加快,快消品零担运输和电商快递业务量明显增长。小微型企业活力足,指数连续多个月回升,3月份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分别回升0.3个和0.2个百分点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.5%,较上月回升4.4个百分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表示,总体来看,国有大行在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的同时,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信贷投放稳健增长,持续让利实体经济,盈利增长保持稳定。
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分红计划。展望2024年的信贷投放安排,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,该行去年的制造业贷款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、普惠贷款、绿色信贷等领域增长均明显高于全行平均水平,今年信贷投放有两个方向,一是继续履行好主责主业,做好三农县域信贷,二是做好五篇大文章。截至去年末,宇宙行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4.69万亿元,以12.84%的增幅排在榜首。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说,科技创新、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高新制造业等领域的贷款需求依然比较旺盛,该行将持续提升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,不断优化信贷结构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,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,尤其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,挖掘新的增长点,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提升净利息收入,还要致力于提升核心存款的吸收能力,进而持续降低负债成本。各银行还应积极拓展财富管理业务、跨境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,形成对营收的有力支撑。
作为规模最大的金融子行业,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尤为重要。今年,各银行可在五篇大文章业务方面持续发力,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例如谈到今年的营收重点时,谷澍提到农业银行将围绕重点领域推动中间业务价值贡献提升,全力做好代理保险、代销基金、贵金属等业务等。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,各家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均表示房地产行业风险处在可控水平。